一、 一次設備預制艙預制艙強度
1.預制艙艙體底架由型鋼焊接而成,艙體骨架為焊裝一體式結構,主要鋼材材質應選用碳素結構鋼,屈服強度不小于235MPa,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在起吊、運輸和安裝時不會產(chǎn)生變形,GB17467《高低壓集成式變電站》防沖擊試驗要求,并耐受以下的負荷和撞擊:
a)頂部負荷:小值為2500N/㎡(樹立負荷或其他負荷);鋼結構的頂部載荷為:0.85KN/㎡。
b)在面板、門和通風口上的外部機械撞擊:外部機械撞擊的撞擊能量為20J,對應的防護等級為GB/T20138的IK10。
2.預制艙框架及頂蓋均采用冷軋鋼板,框架鋼板厚度不得小于2.5mm;門和頂蓋鋼板厚度不得小于2mm;底板厚度不得小于3mm;不允許使用彩鋼板、鍍鋅板等金屬材料拼裝式艙體。
3.預制艙設計應符合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等相關標準,滿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的抗震要求,抗震設防烈度8度,并提供由第三方機構出具的相應的計算說明書或報告。
4.預制艙采用斷橋技術達到保溫效果的同時,應滿足艙體足夠的機械強度,內外鋼板間通過沖壓槽孔點焊連接,內襯型鋼,設置立支架,立體結構應根據(jù)承載計算設計足夠的支撐結構并提供相應的有限元模型結構強度分析報告。
二、一次設備預制艙預制艙防腐
預制艙防腐處理應遵循ISO 12944《色漆和清漆 防護漆體系對鋼結構的腐蝕防護》標準,采用多道防腐工藝,包括前處理、鋅層、中間層、面層等多重處理工藝,前處理滿足滿足鋼板表面足夠的粗糙度,鋅層厚度不應小于60μm,中間層及面層等總厚度不應小于200μm,滿足艙體在C4環(huán)境下達到30年不銹蝕的防腐水平。
滿足提供由檢測機構出具的相應預制艙防腐型式試驗報告。
三、一次設備預制艙預制艙保溫
1.預制艙艙體應運用“冰箱”保溫措施與工藝,采用雙層鋼板(內部填充物采用建設部許可聚氨酯防火保溫材料,確保整個預制艙的保溫和防火性能)+環(huán)保金屬裝修層。門板厚度不低于50mm,滿足達到“24墻”保溫功效。
2.預制艙采用雙層鋼板且內外層鋼板間滿足處于懸浮狀態(tài)(點接觸斷橋技術),小間隙不小于3mm, 內外層鋼板之間填充阻燃發(fā)泡保溫材料(聚氨酯) ,保溫材料隔熱系數(shù)< 0.024w/(m.k),密度37kg/m3, 內外層鋼板的熱傳導率小于2%。
3.艙體內設置自動溫控系統(tǒng),并加裝工業(yè)型加熱裝置,具備長時間加熱功能,不得采用民用電暖氣或暖風機,以滿足艙體內的運行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
什么是光伏預制艙?
光伏預制艙是現(xiàn)階段光伏發(fā)電廠所配備光伏發(fā)電項目中的輸配電專項設備,其自身內部包含智能化輸配電相關管理電器元件,可實現(xiàn)遠程傳輸、數(shù)據(jù)自動化分析處理、緊急響動應急處理等無人化管理的需求,較大程度的降低了光伏發(fā)電廠自身人力、物力資源的使用。
光伏預制艙是干什么用的?
光伏預制艙主要用于不同的光伏電站設備,適用于分布式光伏并網(wǎng),比較常見的像是光伏35kv預制艙、光伏10kv預制艙等。
光伏發(fā)電廠一般都建造在日光比較充足的野外或者是自建房的屋頂之中,當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過程中12VDC甚至之上微弱的交流電壓,而僅僅通過逆變器的轉換之后并不能夠達到我們日常生活用電的先關要求,那么這時候光伏預制艙就能夠及時的解決輸變電的問題。
光伏預制艙通常會配置一次設備、二次設備,進而形成了我們常說的一次設備預制艙和二次設備預制艙,既可以單制作,又可以成套定制加工。作為預制艙裝配式變電站的重要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變電站的系統(tǒng)布局、土建設計和施工模式,而且其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組合、工業(yè)化生產(chǎn)等環(huán)節(jié)更是與國家電網(wǎng)公司的智能變電站建設相契合
滄州信合集裝箱生產(chǎn)廠家全新定制各種規(guī)格尺寸的集裝箱,預制艙,我公司創(chuàng)新的技術團隊,為您竭誠服務,完全按照客戶給出的技術要求,圖紙設計,全新制作,力求滿足于廣大客戶。
預制艙采用全組裝式結構。
預制艙采用雙層、密封、防腐蝕、隔溫結構,內部采用鋼板分割成高壓室、變壓器室、低壓室,外殼防護等級為IP33。雙層預制艙都采用復合鋼板制作,箱變內部采用鋼板或阻燃絕緣隔板嚴格分成高壓室、變壓器室、低壓室等。預制艙的底架部件由槽鋼焊接而成,框架及門采用冷軋鋼板。箱變內元件能夠在濕度較大,溫度較低或將產(chǎn)生凝露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運行。
預制艙密封所采用的密封條是命、高彈性產(chǎn)品,高壓和低壓的進出線電纜孔采用方便于密封的敲落孔并配有足夠數(shù)量的密封膠圈。
預制艙外殼有設計足夠的機械強度,在起吊、運輸和隧道內搬運、安裝時不會變形或損傷;箱變外殼設計有方便鉤掛的吊裝機構,并吊裝機構與預制艙重心的協(xié)調,不會導致吊裝過程中箱變傾斜;設計的外殼形狀應不易積塵、積水;盡量少用外露緊固件,以免螺釘穿通外殼使水導入殼內;對穿通外殼的孔,均應采取相應的密封措施;外殼的蓋和座若采用鉸鏈聯(lián)結,外殼應防水、防震、防腐、防塵、防電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