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鉑于通風處在水浴上加熱溶解于3體積鹽酸和1體積硝酸的混合液中(鹽酸和硝酸的相對密度分別為1.19和1.4)。加熱蒸發(fā),不時補加水和鹽酸,直至變成漿狀溶液,冷卻,加入其體積的一半的乙醇,再加入飽和純氯化銨溶液,直至不再析出黃色氯鉑酸銨的沉淀為止。濾出沉淀,用30%氯化銨溶液洗滌,抽濾,于100~110℃下干燥后,再于800℃灼燒,得到純海綿狀鉑。
將制得的純鉑再溶于純鹽酸和純濃硝酸的混合液中,過濾、蒸發(fā)濾液直至取出少量溶液冷卻后,有結晶析出為止(蒸發(fā)達終點時,須通氯氣至溶液飽和)。在不斷攪拌下冷卻至室溫,得到結晶形成氯鉑酸。其
3Pt+18HCl+4HNO3→3H2PtCI6·6H2O+4NO↑+2H2O [4]
貯存方法
1.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內。
2.與易燃品和食用原料隔離貯運。
用途
1.是石油化工中加氫脫氫催化劑的活性成分。
2.用作化學試劑及催化劑,也用于生物堿的沉淀。
3.用于制備貴金屬催化劑及貴金屬涂鍍。
4.用以沉淀鉀、銣、銫和鉈,并可使這些離子與鈉離子分離 [3]
銠屬鉑系元素。鉑系元素幾乎完全成單質狀態(tài)存在,高度分散在各種礦石中,例如原鉑礦,硫化鎳銅礦,磁鐵礦等。鉑系元素幾乎無例外地共同存在,形成天然合金。在含鉑系元素礦石中,通常以鉑為主要成分,而其余鉑系元素則因含量較小,經過化學分析才能被發(fā)現(xiàn)。由于鋨,銥,鈀,銠和釕都與鉑共同組成礦石,因此它們都是從鉑礦提取鉑后的殘渣中發(fā)現(xiàn)的。金價的大漲大跌多少都與的投機活動有關。由于金價的持續(xù)上揚,對黃金的投資性需求也在相應增加。隨著越來越多的對沖涉足商品市場和黃金的出現(xiàn)。前者的杠桿作用往往使需求量的變化更大投資性需求不同于實金消費需求越來越多黃金投資品種的推出黃金的投資性需求潛力相當。
氯鉑酸的制備方法
氯鉑酸主要用途
氯鉑酸是重要的鉑配合物之一,也是制備其他含鉑化合物的重要起始原料
氯鉑酸制備原理
氯鉑酸的制備原理是王水溶解純鉑粉,經趕硝、濃縮得到氯鉑酸溶液??梢赃M一步的進行旋轉蒸發(fā)得到氯鉑酸晶體。
生產方法
酸洗鉑粉
使用1:1的稀鹽酸溶液對鉑粉進行煮沸除雜,除去一些賤金屬,使我們制備的氯鉑酸溶液更純,品味也更好。稀鹽酸煮沸30min以后,將酸液倒掉,使用去離子水反復的清洗3-4遍。
鉑鈷比色標準溶液
傳統(tǒng)的鉑鈷比色法,有3大缺點,1是標準比色溶液制作過程復雜;制作標準比色母液,在1000ml容量瓶中溶解1.00g六水合氯化鈷(CoCl2·6H2O)和相當于1.05g的氯鉑酸或1.25g的氯鉑酸鉀于水中,加入100ml鹽酸溶液,稀釋到刻線,并混合均勻。在10個500ml及14個250ml的兩組容量瓶中,分別加入如下所示的標準比色母液的體技數(shù),用蒸餾水稀釋到刻線并混合。
鉑鈷標準比色溶液制作
2是溶液的存儲困難;制作好的溶液應該放入帶塞棕色玻璃瓶中,置于暗處,母液可保存1年,稀釋的溶液可保存1個月。經常需要重新配置溶液,十分麻煩。
3是人眼比色的局限性;鉑鈷比色法是基于人眼判斷,顏色收到環(huán)境光源、觀察角度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目視比色中,存在一定的差異。
鑒于鉑鈷比色法,在實際比較顏色中的不足,還可以采用分光測色儀來對溶液顏色進行比較。采用分光測色儀測量,有以下三大優(yōu)勢:1、無需配置溶液,不用考慮物料存儲的問題;2、儀器操作簡單,直接就能測;3、鉑鈷數(shù)據(jù)一目了然。
下面用臺式分光測色儀CS-821N來介紹測量過程,將儀器測量模式調整到【液體色度】測量,該測量模式下可測鉑鈷、加德納、賽波特、ASTM的色度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