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做好小課題研究的方法
服務項目 |
申報課題,課題研究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中小學教師做好小課題研究的方法
小課題研究切忌大而空、籠統(tǒng)模糊,要具體明確,有價值,有現(xiàn)實性和可行性。因此,選題要準確,能反映出研究的對象和內(nèi)容是什么;題目要簡潔,一般不超過 20 個字;題目還要規(guī)范,不能用口號、疑問句、結論等形式表達。
一、選題
1.選題的價值標準。選題一定要有研究價值,其判斷標準為:是否有利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選題要緊密聯(lián)系教育教學實踐,有針對性和代表性,而且是被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切入點越小越好,要小題大做。
2.怎樣選題。選題的一般步驟是:先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再查找資料,分析問題,后結合實際,確定研究課題。研究始于問題,小課題研究的問題應源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困惑。因此,小課題研究應以課堂為現(xiàn)場、以教學為中心。教師應根據(jù)其教學實踐問題和興趣愛好,從某一個小問題切入,開展研究。 二、資料收集
小課題研究從開始到后都要進行資料查找、收集,因而資料收集對小課題研究至關重要。資料收集包括:(1)通過閱讀書籍、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包括教育書籍、教育報刊、網(wǎng)絡媒體、教育檔案等;(2)通過實地調(diào)研、訪談獲得直接材料;(3)通過體驗獲得相關材料。
三、研究方案設計
一個好的研究方案可以使課題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和抓手;使課題實施過程有條不紊;使研究者明確與課題研究相關、有價值的資料,及時收集資料,以收集到課題研究所需的各種有價值的資料,避免了事后忙于補充收集資料的弊端。
四、研究過程實施
教師要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小課題研究可采用案例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其核心是解決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研究過程是一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創(chuàng)造教育實踐新形態(tài)的過程,因而研究過程一定要充實、真實,要及時記錄好原始資料,這些資料都是教師以后撰寫論文或研究成果的主要素材。因此,小課題研究要淡化形式,注重實效性。
五、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是課題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xiàn)。然而,由于中小學教育科研有其特性,因而要鼓勵教師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題研究成果,而且表達方式應多元化,如教育敘事、論文、案例描寫、課例報告、經(jīng)驗總結等。這些形式便于操作,不僅凸顯了小課題研究的草根特色,而且與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實踐相輔相成,能很好地解決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問題,是中小學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另外,教師在總結自己的研究成果過程中,或許會產(chǎn)生新的體會、發(fā)現(xiàn)等,甚至引發(fā)更深層次的思考。因此,寫研究報告不僅是歸納總結研究成果,而且還有助于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