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映山紅,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春鵑
指先開花后發(fā)芽,四月中、下旬、五月初開花的品種,所謂春鵑主要是20世紀20-30年代沈淵如先生自日本引入到上海栽培的,同時當?shù)鼗ㄞr通過對原種的選育及雜交形成國內特有品種。因春天開花,就定名為春鵑,也就這樣一直延續(xù)至今。
春鵑花原產中國,馬來半島及亞洲南部高山亦有分布。中國四川、云南、貴州山區(qū)常綠杜鵑種類極為豐富,落葉杜鵑從東北到華南都有分布。天然群落分布于高山,生長在陰坡上,屬半蔭性植物。喜生于氣候涼爽、空氣濕度大、酸性土壤,也耐瘠薄,但不耐積水。
春鵑因葉多毛,故有人又叫“毛鵑”,因葉大又叫“大葉杜鵑”。它是白花杜鵑、錦繡杜鵑原種的變種和雜交種。常綠、直立、干或干叢生,長勢旺盛,葉長橢圓形,長約10厘米,寬3厘米左右,色深綠,4月下旬5月上旬開花,花簇生,布滿枝頭,花時十分絢麗,一苞有三朵花,花大,直徑可達8厘米,花冠寬喇叭狀,多數(shù)單瓣,5裂,花筒長4-5厘米,喉部有深色點,顏色有大紅、深紅、紫紅、純白、粉色、灑錦等?;ê蟀l(fā)3-5枝或6-7枝新梢,7-8月開始形成花芽。耐寒,多為地栽,由于繁殖生長快,當時作嫁接西鵑或其它新品種的砧木用。同時在園林綠化工作中,常應用于地被色塊或造景
夏鵑
春天先長枝發(fā)葉,5-6月初時開花,故稱夏鵑。夏鵑的主要親本據(jù)說是皋月杜鵑、五月杜鵑。
其特征是:開張性常綠灌木,株形低矮,發(fā)枝力特強,樹冠豐滿,耐修剪,葉互生,節(jié)間短,稠密,葉長3-4厘米,闊1-2厘米,為狹披針形至倒披針形,質厚、色深、多毛,霜后葉片呈暗紅色。花期5月中旬-6月,可持續(xù)到7-8月?;ü趯捓葼睿趶揭话愦蠹s5厘米左右,大的有7-8厘米?;ㄐ蛦伟辍⒅匕旰吞装?,花瓣變化大,有圓、光、軟硬、波浪狀和皺曲狀等。四季綠色,四季開花,有黃、紅、白、紫四色奇觀,四季栽培,美化環(huán)境。可以盆栽,也可以在蔽蔭條件下地栽。陽臺栽培的夏鵑樹,應修剪整理為球形。其形秀麗美觀。庭院栽培的夏鵑樹,應剪整為傘形,其形增添樂趣美景。適宜群植于濕潤而有庇蔭的林下、巖際,園林中宜配植于樹叢、林下、溪邊、池畔及草坪邊緣;在建筑物背陰面可作花籬、花叢配植。一些種類可制作盆景。
西鵑
因其花朵艷麗是深受人們歡迎的種類。尤其是比利時杜鵑,因它是由歐美雜交的園藝栽培品種,故稱西洋鵑,又稱西鵑。日本1892年引入后,西鵑品種名稱譯成日文,因此中國從日本引入的仍用日本譯名,同時中國用西鵑再進行雜交也培育出一批新的品種,因此,中國西鵑品種約有200-300種。
西鵑的主要特性是:
植株低矮,半張開、生長慢,常綠型;
枝條粗短有力,當年生枝綠色或紅色,與花色相關,紅枝多開紅色花,綠色枝條開白、粉白、桃紅色花;
葉片厚實,深綠色,集生枝端,葉片大小居春鵑中大葉毛鵑與東鵑之間,葉面毛少,形狀變化多。從葉顏色的變化可略知花朵的顏色,如白而透明,其花色為白色或其他淡色,紅,花為紅色。
其中四季杜鵑通過調控栽培技術,花期可提前到元旦、春節(jié)?;ㄐ痛?,口徑6-8厘米,大可達10厘米以上。多數(shù)重瓣,花瓣形態(tài)及花色富于變化,觀賞價值。從當?shù)囟嗄暝耘嗲闆r看,西鵑適應性、抗病性相對較差。只宜盆栽,夏季要適當遮蔭,冬季要保暖。柴橋自1984年從丹東引入的西鵑,主要是比利時杜鵑,當前主栽品種有比利時杜鵑系列種7個,西德杜鵑系列3個品種,漢堡系4個,白佳人系3個,四海波系列5個,五寶珠系列6個,王冠系列4個,共32個品種。主要代表種有:五寶(無錫:錦袍)、王冠(丹東:錦上添花)、四海波(無錫:天女舞)。是制作盆花的理想材料。
高山杜鵑,為杜鵑花科高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
高山杜鵑的形態(tài)特征: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1-3米,枝條粗壯,葉叢生枝頂,厚革質,長6-12厘米,寬2-5厘米,4-5月開花,花型以套瓣、重瓣為主,也有少量單瓣,花期1個月左右?;ㄉ邪咨⒎凵?、淡紅、桃紅、黃色等。一般生長在海拔600-800米的山野間,適應性強,經過人工馴化、培育可望成為園林綠地中常綠觀賞植物。
辨認東鵑、毛鵑、西鵑、夏鵑的簡要方法:
一、相同點:四種杜鵑皆屬落葉杜鵑;都耐寒怕熱;要求土壤肥沃偏酸性、疏松通透。
原產于東亞,分布于中國、日本、老撾、緬甸和泰國。
產自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云南。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為普遍,繁殖量大;壓條成苗快,嫁接繁殖復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7]
扦插
此法應用廣,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迅速、性狀穩(wěn)定。①時間,西鵑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鵑在6月上、中旬,春鵑、夏鵑在6月中下旬,此時枝條老嫩適中,氣候溫暖濕潤。②插穗,取當年生剛木質化的枝條,帶踵掰下,修平毛頭,剪去下部葉片,保留頂部3片至5片葉,保濕待插;③扦插管理,扦插基質可用蘭花土、高山腐殖土、黃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長的1/3至1/2為宜,扦插完成后要噴透水,加蓋薄膜保濕,給予適當遮蔭,一個月內始終保持扦插基質濕潤,毛鵑、春鵑、夏鵑約一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約需60天至70天。 [7]
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厘米口徑的新淺瓦盆為好,因其透氣性良好,易于生根??捎?0%腐殖園土、40%馬糞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養(yǎng)土為基質。扦插的時間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適宜扦插.扦插時,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發(fā)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用極鑷利的媳按刀;帶節(jié)切取6-10厘米,切口要求平滑整齊,剪除下部葉片,只留3-4片小葉。購買維生素B12針劑1支,打開后,把扦插條在藥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即可進行扦插。插前,應在天用噴壺將盆內培養(yǎng)土噴潮,但不可噴得過多,到第二天正好嘲潤,適合扦插。插的深度為3-4厘米。插時,先用筷子在土中攢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將士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后澆一次透水。插好后,花盆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帶子扎好,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實后重新扎好。扦插過的花盆應放置在無陽光的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可噴1次,氣候干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10天后仍要經常注意保持土壤濕潤。4-5星期內要遮蔭,直至萌芽以后才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后生根。此后只需要在中午遮蔭2-3小時,其余時間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在其光合作用中自行制造養(yǎng)分。
觀賞
杜鵑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fā)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yōu)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巖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tài)。杜鵑專類園特色。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墻或屏障。
藥用
根(杜鵑根):酸、甘、溫。,止痛,,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經不調,崩漏,痛,跌打損傷。葉(杜鵑葉):酸,平。清熱,止血。用于癰腫疔瘡,外傷出血,癮疹。花(杜鵑):酸、甘,溫。,調經,濕。用于月經不調,經閉,崩漏,跌打損傷,痛,吐血,衄血。
【佤藥】歹哩?。夯?、果實治療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痛,吐血,衄血;療性關節(jié)炎,跌打損傷,崩漏,腸風下血,閉經《滇藥錄》。
經濟
有的葉花可入藥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根系發(fā)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