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20公分大葉女貞樹,大葉女貞樹產(chǎn)地貨源,濱海新區(qū)大葉女貞樹,13公分大葉女貞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大葉女貞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12米;樹皮灰褐色。枝黃褐色、褐色或灰色,圓柱形,疏生圓形皮孔,小枝橄欖綠色或黃褐色至褐色,圓柱形,節(jié)處稍壓扁,幼時被短柔毛,后無毛。葉片紙質(zhì),橢圓狀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長卵形,花枝上葉片有時為狹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3-6(-8)厘米,先端銳尖至長漸尖,稀鈍,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危袝r呈楔形,葉緣稍反卷,兩面除上面中脈有時被微柔毛外,其余近無毛,側(cè)脈6-20對,兩面稍凸起;葉柄長5-25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
大葉女貞的種子采集主要在10-12月份,當(dāng)大葉女貞成熟果實(shí)的果肉完全黑透后,用枝剪剪下果穗,堆積于陰涼處,人工揉爛果肉,取出凈種,用清水反復(fù)漂洗干凈,再用透氣塑料袋裝好,放于陰涼通風(fēng)處。 層積催芽:也可采取層積催芽的方式進(jìn)行貯藏。將清洗干凈的種子和濕沙按1:3的比例混合堆放。選擇干燥通風(fēng)、陽光直射不到的室內(nèi),先鋪上1層10厘米厚的濕沙,采取1層種子1層濕沙混合堆放,層積5層以內(nèi),堆高30-40厘米,上面蓋少量濕沙,再用稻草覆蓋。
大葉女貞進(jìn)行條播,在苗床上按行距25厘米打線,用農(nóng)具開條播溝,溝深1.5-2厘米,將浸種或沙藏過的種子均勻播于條播溝內(nèi),每畝播種量為20-40千克。播后覆細(xì)土1.5厘米厚,再用鋸末、松針、稻草等覆蓋,既保溫、保濕又透氣。然后采用噴灌法澆透水,并經(jīng)常保持苗床適宜濕度。4月底5月初出苗,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分批揭去覆蓋物。并每隔7-10天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滅菌。搞好撫育管理,當(dāng)年苗高可達(dá)1米左右。
大葉女貞的扦插方法:3月上旬,剪取大葉女貞徒長枝、基部萌生枝、普通枝,修剪成15厘米左右長的插條,將上端平剪、下端斜剪成馬耳形,留1-2片葉,為減少蒸騰,將葉片剪半。插條基部用1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IBA)或ABT生根粉溶液浸泡基部1-2小時后扦插,深度為插條的2/3,葉片盡量朝一個方向,以便均勻接受光照。一廂插完后,用噴壺澆透水,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殺菌。用2厘米寬、2米長的竹片搭成小拱棚,小拱棚兩頭各搭1個“十”字形架,用2米寬的薄膜全覆蓋,并用石塊、磚頭將薄膜四周封閉,以保溫保濕,防止細(xì)菌感染。
大葉女貞插后管理:大葉女貞扦插后要搞好濕度和溫度管理。 濕度管理:大葉女貞生根很慢,扦插后60天內(nèi)應(yīng)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0%以上?;|(zhì)含水量不需要太大,否則易爛根。平時可采取多次葉面噴霧方法,增加空氣濕度,減少扦插苗的蒸騰作用。50多天插條可生根,待大多數(shù)插條生根后,逐步通風(fēng)煉苗。 溫度管理:用小拱棚扦插,春季小拱棚內(nèi)溫度一般在38℃以下。插條生根后煉苗,逐步去掉小拱棚上的薄膜和遮陽網(wǎng),以延長苗木的光照時間,增強(qiáng)其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健壯苗木。
大葉女貞采穗扦插:大葉女貞嫩枝扦插以在日出之前采條為佳。將采下的枝條放于背風(fēng)陰涼處,并經(jīng)常噴水,或用濕潤材料包裹,以免失水影響扦插效果,做到隨采條、隨短截、隨扦插。盡快將枝條短截成8-10厘米長的插穗,留1片葉,將葉片剪半,以減少蒸騰。為提高成活率,將插條基部速蘸10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溶液5秒,隨蘸隨扦插,葉片盡量向同一個方向,以便受光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