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30cm高杉木樹,杉木樹分布范圍,上海杉木樹,杉木樹廠家聯(lián)系方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除草施肥
杉苗成活后的當年夏季,要進行除草、松土、施肥1~2次;可用稀糞水淋施,每年春夏季各施肥一次;1~2年內應以施用農家肥為好,從第3年起,可根據(jù)樹勢和土壤肥瘦酌量用氮磷鉀化肥配合施用;在每次施肥前要進行除草。
杉樹切忌修剪 因為杉樹是節(jié)節(jié)高的直生喬木,它的枝條是自下而上交替新陳代謝自然脫落的;杉樹若修剪則不易長大,且會因斬樹枝而損傷木材,抑制生長。
植物管理
播種后約一個月,種子先后發(fā)芽出土,就要分次揭去蓋草,每一次揭去三分之一左右,隔3—5天再去揭去三分之一,3—5天后再揭去三分之一。揭苗后應采取遮蔭措施,透光度保持30%—40%,立秋后應適時拆去遮蔭棚。剛出土的幼苗要注意防治杉木猝倒病。
杉木猝倒病防治,用1%—2%有硫酸亞鐵溶液,每畝噴灑150斤,連續(xù)噴灑4次—7次,每隔7天一次。每次噴灑完后要立即用清水清洗幼苗,以防幼苗產生藥害。也可用0.3%漂白粉、1%波爾多液或0.1%—0.5%敵克松噴灑苗木。
杉苗全部出土后要及時除草松土,整個苗期要除草8次—10次,同時要適時追施性肥料,雨后及時清溝排漬,干旱季節(jié)及時澆水和抗旱保苗,并分次做好間苗工作。
杉苗達到二級苗以上壯苗的標準是:莖直而粗,頂芽飽滿(菊花頭),針葉紫紅或灰綠,充分木質化,根系發(fā)達,側須根較多無損傷。苗高大于16cm,根徑大于0.3cm,根系長大于15cm,大于5cm的側根數(shù)在10條以上。
播種
種子采集
采用種子繁殖,選擇20年以上的優(yōu)良母樹采種,采下果球后晾曬3-5天,脫出種子后再晾曬1-2 天,然后密封干藏,供翌年春季育苗。
播前準備
選擇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建圃。播種前細致整地,施足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采用高床育苗,床面寬100-120厘米,高20-30厘米,床面要平整,土塊要敲碎。春季播種,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處理,用0.15-0.3%的福爾馬林液浸種15分鐘,然后,倒去藥液,封蓋1小時后播種。
播種及播后管理
可采用撒播或條播,播種溝寬2-3厘米,深約1厘米,溝距20厘米左右。播后用細土覆蓋,厚約0.5厘米,上面再蓋草,保溫保濕以利發(fā)芽。當幼芽大部分出土時,要分批適量揭草,揭草在傍晚或陰天進行,如遇低溫,可暫停揭草。同時,要做好松土除草工作,松土時注意不要損傷幼苗,除草好在雨后或灌溉后連根拔除。幼苗初期多施氮磷肥,中期多施氮磷鉀完全肥料,生長盛期過后應停施氮肥,酌施磷鉀肥。當苗高5-6cm時進入生長盛期,應開始間苗,以后看生長情況和苗木密度再進行1-2次。
扦插
扦插地的選擇
床寬度以70厘米為宜,以便于人工操作;如果采用人工噴澆水勞動量太大,因而在噴澆水時主要采用全光照噴霧設施。扦插苗床整理好以后就將噴霧設施架設好。
采穗與扦插
春季3月母樹根部上的插條開始萌發(fā),待萌發(fā)條生長至8-9厘米時開始采穗,采集穗條時要選擇長勢旺盛、頂芽明顯、枝條粗壯、葉片輪生狀的穗條,小土堆以上的萌發(fā)條要及時用利剪剪去,只采扒開小土堆內的萌發(fā)條,并將所有達到8-9厘米的枝條全部剪下,而且要緊貼主干剪,在剪下的枝條里選出可以扦插的枝條,下面修剪出斜口,同時修剪下部4厘米的葉片。
立即將修剪后的插條斜扦插入土中,與地面保持40°角,深度4.5厘米左右,株距5厘米,行距20厘米。插穗要與土壤密結,插條保持株對株、行對行整齊排列,以便于日后松土和除草管理。后在扦插好的苗床上均勻撒1層0.5厘米厚的粉碎稻草。
肥水與消毒
當插條插入時開始噴霧,白天每隔2h噴霧1次,控制在8分鐘內,晚間、陰天和雨天不噴霧,以扦插苗上掛水珠為佳,也可以根據(jù)苗床實際情況改變噴霧時間,扦插的苗木30天后開始減少噴霧次數(shù),增加苗木生根、煉苗時間,從而適應自然氣候等。
插穗扦插以后,記錄每天情況,從第7天開始噴霧施0.2%尿素肥,以后每隔6天噴霧施肥1次,連噴8次后結束噴霧施肥。扦插的插穗在第10天噴1次0.2%的多菌靈水溶液,過15天后再噴1次多菌靈水溶液,對插穗和地面進行消毒處理。插穗噴藥一般在16:00進行,噴藥后12小時內不宜噴施其他藥劑。
杉木優(yōu)良品種的選擇
杉木的類型有很多種,根據(jù)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優(yōu)良品種進行組織培養(yǎng),待培養(yǎng)良種選定之后,確定外植體的部位,就研究來看,可以作為培養(yǎng)的杉木的外植體還不是很多,帶芽的外植體有莖尖、頂芽、根莖連接處的明蘗,已經分化的器官有嫩莖,在近幾年的研究中花粉作為單體細胞成功誘導的案例已經出現(xiàn)。用不同的外植體進行誘導,在誘導的過程中側也不盡相同,利用莖尖以及頂芽作為外植體進行誘導時,主要是抑制主軸的發(fā)育,打破原有莖葉生長的優(yōu)勢,促進其進行腋芽的萌動生長,進而提高繁殖的系數(shù)。根莖連接處的明蘗作為外植體進行培養(yǎng)時,由于其含有幼年的芽,幼年的芽自身具有較強的生長動能,生根的難度較小?;ǚ坌枰涍^誘導,進入到脫分化狀態(tài),還沒有大面積應用于生產。在進行外植體的選擇時還要根據(jù)其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不同的采集時間所取得的外植體的培養(yǎng)基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杉木的營養(yǎng)生長階段生長旺盛程度同年齡成正比,而進入到生殖生長階段,繁殖能力與年齡成反比,因此在選擇外植體時經常會發(fā)生由于過分的追求各項性狀的成熟度而造成了營養(yǎng)繁殖能力的缺失,從而給培養(yǎng)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在杉木的外植體選擇時,一般選擇樹齡在5-10年的樹木進行。既了各項性能的成熟又保持了較強的繁殖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時間對于培養(yǎng)的成功與否也有著很關鍵的影響。一般的培養(yǎng)要避開冬季。
移栽
杉木大田移栽可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節(jié)令進行,各個節(jié)令的栽植方法有所區(qū)別,但一般都采用20×20×40米穴植法,栽植規(guī)格一般采用2×1.5米,栽植密度一般均在222株/畝。如果苗大,還可以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栽植。
春季栽植杉木:杉木栽植好選擇在1-2月份進行,即立春前新芽未萌動前進行,此時栽植,生根快,成活率高,長勢好。
選擇良種壯苗:良種壯苗,是速生豐產的首要條件,采用一年生苗高35厘米以上粗壯的、根系發(fā)達的Ⅱ級以上苗木。
磷肥漿根:方法是每50千克黃泥土加10千克磷粉混合用糞水潑濕堆漚,發(fā)酵腐熟后使用,每250株苗木約用1千克混合后的磷肥進行蘸根。
林作間種:以耕代撫,特別是間種木薯、豆類效果好。同時對間種的作物要進行除草施肥,改變了林內的土壤環(huán)境和土壤肥力,對杉木生長很有利。
主營行業(yè):綠化苗木 |
公司主營:無患子,烏桕,楓香,木荷--> |
主營地區(qū):九江市柴桑區(qū)楊柳村四組 |
企業(yè)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
公司成立時間:2019-09-02 |
經營模式:服務型 |
公司郵編:33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