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天目瓊花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雞樹條(學(xué)名:Viburnum opulus Linn. var.calvescens (Rehd.) Hara f. calvescens)是忍冬科,莢蒾屬歐洲莢蒾的原變型,落葉灌木植物。高可達(dá)4米;冬芽卵圓形,有柄,無毛,葉片輪廓圓卵形至廣卵形或倒卵形,通常3裂,掌狀,無毛,裂片漸尖,邊緣具不整齊粗牙齒,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而不分裂。
落葉灌木,高達(dá)1.5-4米;當(dāng)年小枝有棱,無毛,有明顯凸起的皮孔,二年生小枝帶色或紅褐色,近圓柱形,老枝和莖干暗灰色,樹皮質(zhì)厚而多少呈木栓質(zhì)。小枝、葉柄和總花梗均無毛。葉下面僅脈腋集聚簇狀毛或有時脈上亦有少數(shù)長伏毛。冬芽卵圓形,有柄,有1對合生的外鱗片,無毛,內(nèi)鱗片膜,基基部合生成筒狀。
葉輪廓圓卵形至廣卵形或倒卵形,長6-12厘米,通常3裂,具掌狀3出脈,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無毛,裂片漸尖,邊緣具不整齊粗牙齒,側(cè)裂片略向外開展;位于小枝上部的葉常較狹長,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而不分裂,邊緣疏生波狀牙齒,或淺3裂而裂片全緣或近全緣,側(cè)裂片短,中裂片伸長;葉柄粗壯,長1-2厘米,無毛,有2-4至多枚明顯的長盤形腺體,基部有2鉆形托葉。
復(fù)傘形式聚傘花序直徑5-10厘米,大多周圍有大型的不孕花,總花梗粗壯,長2-5厘米,無毛,級輻射枝6-8條,通常7條,花生于第二至第三級輻射枝上,花梗極短;萼筒倒圓錐形,長約1毫米,萼齒三角形,均無毛;花冠白色,輻狀,裂片近圓形,長約1毫米;大小稍不等,筒與裂片幾等長,內(nèi)被長柔毛;雄蕊長至少為花冠的1.5倍,花藥紫紅色,長不到1毫米;花柱不存,柱頭2裂;不孕花白色,直徑1.3-2.5厘米,有長梗,裂片寬倒卵形,頂圓形,不等形。果實紅色,近圓形,直徑8-10(-12)毫米;核扁,近圓形,直徑7-9毫米,灰白色,稍粗糙,無縱溝。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中耕除草:苗期及時除草松土。在苗木生長時期,根據(jù)土壤水分狀況及雜草生長情況及時進(jìn)行中耕除草,要注意不傷苗根。再澆水后或降雨后2-5天,土壤半干半濕時進(jìn)行中耕,既疏松表土,又可除掉雜草,中耕濕度一般為3-5厘米。間苗補(bǔ)苗:幼苗長到10-17厘米、莖桿完全木質(zhì)化時,選擇陰天進(jìn)行進(jìn)行間苗和補(bǔ)苗,間苗和補(bǔ)苗宜以留優(yōu)去劣、留大去小、留中去邊為原則。
肥水管理:播種后要及時澆水,經(jīng)常保持床面潮濕。待苗出齊后,要始終保持土壤濕潤,防治日灼。苗木進(jìn)入生長階段需要大量養(yǎng)分,這時需要每周噴2次營養(yǎng)液,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多施磷鉀肥,濃度不要超過0.5%。生長后期需減少水肥管理,使其充實,利于越冬。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