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川匯南天竹,南天竹綠化苗木,洛陽南天竹,南天竹苗圃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秋季采種,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33厘米開溝,深約10厘米,均勻撒種,每公頃播種量為90~120千克。播后,蓋草木灰及細土,壓緊。第二年幼苗生長較慢,要經常除草,松土,并施清淡人畜糞尿。以后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年后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后進行。株行距各為100厘米。栽前,帶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帶士,用稀泥漿根,栽后才易成活。
栽后年內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時還要補栽缺苗。以后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
南天竹栽后4~5年,冬季可砍收部分老莖干。6~7年后可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葉片,把莖干和根破成薄片,曬干備用。10~11月果實變紅或黃白色時采收曬干備用。
南天竹為常綠灌木。多生于濕潤的溝谷旁、疏林下或灌叢中,為鈣質土壤指示植物。喜溫暖多濕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huán)境。較耐寒。能耐微堿性土壤。花期五月到七月。于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于庭園。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喜光,耐陰,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含腐殖質的沙壤土生長。早在明清時期,南天竹就被列為古典庭園的造園植物,后又引檀于盆景,深受盆景界的酷愛。但是,這種常綠直立灌木,干高分枝少,春季長勢極猛,外形難以控制,給盆景造型帶來很大的不利。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