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枇杷樹,枇杷樹價格,枇杷樹長廠家,枇杷樹批發(fā)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枇杷樹屬于薔薇科蘋果亞科枇杷屬, 喬木常綠小喬木, 高達12米, 小枝粗壯, 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革質(zhì), 披針形、頁面褶皺, 葉下面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 基部楔形, 先端漸尖, 葉緣有疏鋸齒?;ㄆ?0-12月, 頂生圓錐花序, 翌年5-6月成熟, 梨果球形或長圓形, 橙黃或橙紅色。
常綠小喬木,一般樹高3至4米;樹冠呈圓狀,向內(nèi)收斂,樹干頗短。小枝粗壯,黃褐色,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片革質(zhì),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橢圓長圓形,長12-30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上部邊緣有疏鋸齒,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多皺,下面密生灰棕色絨毛,側脈11-21對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 播種時, 由于枇杷種子子葉較大, 而且屬于子葉出土形, 所以覆土不宜厚。覆土厚度對發(fā)芽率有特別大的影響, 出苗率較低, 一直困擾著育苗工作。試驗中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 枇杷種子發(fā)芽時胚軸較細而且短, 后來, 采用將種子播于疏松的土壤表面, 不覆土, 光照、水分管理如前, 出苗率竟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枇杷幼苗忌積水和通氣性不良的土壤, 苗圃地要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土質(zhì)較疏松、沒有育過枇杷苗的平地或緩坡地。播種前15天, 宜施用大量腐熟的廄肥或土雜肥, 深翻作畦。
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 小枇杷苗長到10-15厘米高時, 小苗擁擠在一起光照不足, 須要進行次分栽苗, 株距20-30厘米, 也可種植于直徑15-20厘米的營養(yǎng)缽內(nèi) (方便第二年定植省去了起苗環(huán)節(jié)) 。第二年末, 第三年初進行第二次分栽, 株行距1-2米。分栽時注意將主根過長根短剪, 以促發(fā)側根, 經(jīng)過兩次剪根分栽, 側根發(fā)達, 利于以后提高栽植成活率。
枇杷樹做行道樹應用, 要有一定的高度, 才能滿足園林綠化的要求, 這就要對小苗進行主干的培養(yǎng), 使其達到一定的高度。一般小苗三年后開始側枝生長, 此時小苗主干直徑有2-3厘米, 要及時抹去側芽, 保持生長優(yōu)勢, 抹芽時面對苗木, 一只手握主干, 另一只手捏住側芽基部輕輕晃動, 即可去除側芽, 操作中注意不要將主干樹皮扯掉, 否則主干會留下疤痕, 影響美觀而且主干抗風能力降低。3-4年后主干高度可達到2.5-3米, 根據(jù)要求確定苗木高度, 培養(yǎng)樹冠, 也可以繼續(xù)增高主干的培養(yǎng)。
擴大樹冠
4-5年后, 保留側芽即可擴大樹冠, 但是枇杷苗在進行過主干培養(yǎng)后, 側芽會集中生長, 任其自然側枝會有扎堆輪生的樣子, 既側枝間距過小, 不利于以后樹木的生長, 因此擴冠時, 要注意側枝的疏密, 抹去多余的側芽。輪留3-4個側芽, 芽距10-20厘米, 間隔50-80厘米留第二輪, 傘形樹冠基本成型。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