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紅果冬青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小枝無毛,有縐溝紋。樹干通直。樹皮灰青色,平滑不裂。單葉互生,葉片革質(zhì),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1cm,先端漸尖,疏生淺齒,葉柄常淡紫紅色,葉面深綠色,有光澤,雌雄異株。聚傘花序生于當(dāng)?shù)纳θ~腋,花淡紫紅色。核果橢圓形、深紅色?;ㄆ?~6月,果熟10~11月紅果冬青別名野由蠟葉、紅珊瑚冬青、珊瑚冬青,冬青科冬青屬。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3-10米;小枝圓柱形,細(xì)瘦,具縱棱,淡褐色,無毛或被微柔毛,三年生枝具小的皮孔及稍突起的狹三角形葉痕;頂芽小,卵形,無毛或被微柔毛。
果近球形,直徑3-4毫米,成熟時紫紅色,宿存柱頭薄盤狀,4裂;宿存花萼平展。分核4,橢圓狀三棱形,長2-2.5毫米,背部寬約1.5毫米,背面具不明顯的掌狀縱棱及淺溝,側(cè)面具皺紋?;ㄆ?-5月,果期9-10月,[2]果熟期10~11月喜光,耐蔭,不耐寒。
喜肥沃的酸性土,較耐濕,但不耐積水,深根性,抗風(fēng)能力強(qiáng),萌芽力強(qiáng),耐修剪。對有害氣體有一定的抗性。生于海拔(400-)750-2400(-3000)米的山坡灌叢或雜木林中紅果冬青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采用捍插繁殖。
扦插繁殖:宜在梅雨季節(jié)采取嫩枝扦插,插穗長6~8cm,剪去下部葉片,留上部1~2片葉并短截1/3,插條在200mg/L的NAA溶液中浸泡3小時后,插人深度為其1/2,沙土或珍珠巖和泥炭土(3:1)為基質(zhì),插后搭棚遮陽,經(jīng)常噴水,保持濕潤,約1個月后即可生根。
常規(guī)栽培管理:苗木在圃地培養(yǎng)2~3年后,即可移栽定植,移植宜在春季進(jìn)行,要求挖苗時不傷根,并帶土移栽,初栽時要注意中耕除草,干時饒水,加強(qiáng)管理。
龍南縣黃沙海州苗木場 6年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